查看原文
其他

胡适|“信心与反省”三论

胡适 勿食我黍 2021-12-24

胡适之先生


信心与反省


      这一期(《独立》一零三期)里有寿生先生的一篇文章,题为“我们要有信心”。在这文里,他提出一个大问题:中华民族真不行吗?他自己的答案是:我们是还有生存权的。 
  我很高兴我们的青年在这种恶劣空气里还能保持他们对于国家民族前途的绝大信心。这种信心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基础,我们当然是完全同情的。 
  可是我们要补充一点:这种信心本身要建筑在稳固的基础之上,不可站在散沙之上,如果信仰的根据不稳固,一朝根基动摇了,信仰也就完了。 
  寿生先生不赞成那些旧人“拿什么五千年的古国哟,精神文明哟,地大物博哟,来遮丑。”这是不错的。然而他自己提出的民族信心的根据,依我看来,文字上虽然和他们不同,实质上还是和他们同样的站在散沙之上,同样的挡不住风吹雨打。例如他说:我们今日之改进不如日本之速者,就是因为我们的固有文化太丰富了。富于创造性的人,个性必强,接受性就较缓。 
  这种思想在实质上和那五千年古国精神文明的迷梦是同样的无稽的夸大。第一,他的原则“富于创造性的人,个性必强,接受性就较缓”,这个大前提就是完全无稽之谈,就是懒惰的中国士大夫捏造出来替自己遮丑的胡说。事实上恰是相反的:凡富于创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模仿的人决不能创造。创造是一个最误人的名词,其实创造只是模仿到十足时的一点点新花样。古人说的最好:“太阳之下,没有新的东西。”一切所谓创造都从模仿出来。我们不要被新名词骗了。新名词的模仿就是旧名词的“学”字:“学之为言效也”是一句不磨的老话。例如学琴,必须先模仿琴师弹琴;学画必须先模仿画师作画;就是画自然界的景物,也是模仿。模仿熟了,就是学会了,工具用的熟了,方法练的细密了,有天才的人自然会“熟能生巧”,这一点功夫到时的奇巧新花样就叫做创造。凡不肯模仿,就是不肯学人的长处。不肯学如何能创造?伽利略(Glileo)听说荷兰有个磨镜匠人做成了一座望远镜,他就依他听说的造法,自己制造了一座望远镜。这就是模仿,也就是创造。从十七世纪初年到如今,望远镜和显微镜都年年有进步,可是这三百年的进步,步步是模仿,也步步是创造。一切进步都是如此:没有一件创造不是先从模仿下手的。孔子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就是一个圣人的模仿。懒人不肯模仿,所以决不会创造。一个民族也和个人一样,最肯学人的时代就是那个民族最伟大的时代;等到他不肯学人的时候,他的盛世已过去了,他已走上衰老僵化的时期了,我们中国民族最伟大的时代,正是我们最肯模仿四邻的时代:从汉到唐宋,一切建筑、绘画、雕刻、音乐、宗教、思想、算学、天文、工艺,那一件里没有模仿外国的重要成分?佛教和他带来的美术建筑,不用说了。从汉朝到今日,我们的历法改革,无一次不是采用外国的新法;最近三百年的历法是完全学西洋的,更不用说了。到了我们不肯学人家的好处的时候,我们的文化也就不进步了。我们到了民族中衰的时代,只有懒劲学印度人的吸食鸦片,却没有精力学满洲人的不缠脚,那就是我们自杀的法门了。 
  第二,我们不可轻视日本人的模仿。寿生先生也犯了一般人轻视日本的恶习惯,抹杀日本人善于模仿的绝大长处。日本的成功,正可以证明我在上文说的“一切创造都从模仿出来”的原则。寿生说:从唐以至日本明治维新,千数百年间,“日本有一件事足为中国取镜者吗?中国的学术思想在她手里去发展改进过吗?我们实无法说有。 
  这又是无稽的诬告了。三百年前,朱舜水到日本,他居留久了,能了解那个岛国民族的优点,所以他写信给中国的朋友说,日本的政治虽不能上比唐虞,可以说比得上三代盛世。这是一个中国大学者在长期寄居之后下的考语。是值得我们的注意的。日本民族的长处全在他们肯一心一意的学别人的好处。他们学了中国的无数好处,但始终不曾学我们的小脚,八股文,鸦片烟。这不够“为中国取镜”吗?他们学别国的文化,无论在那一方面,凡是学到家的,都能有创造的贡献。这是必然的道理。浅见的人都说日本的山水人物画是模仿中国的;其实日本画自有他的特点,在人物方面的成绩远胜过中国画,在山水方面也没有走上四王的笨路。在文学方面,他们也有很大的创造。近年已有人赏识日本的小诗了。我且举一个大家不甚留意的例子。文学史家往往说日本的《源氏物语》等作品是模仿中国唐人的小说《游氏窟》等画的。现今《游仙窟》已从日本翻印回中国来了,《源氏物语》也有了英国人卫来先生(Athurwalcy)的五巨册的译本。我们若比较这两部画,就不能不惊叹日本人创造力的伟大。如果“源氏”真是从模仿《游仙窟》出来的,那真是徒弟胜过师傅千万倍了!寿生先生原文里批评日本的工商业,也是中了成见的毒。日本今日工商业的长脚发展,虽然也受了生活程度比人低和货币低落的恩惠,但他的根基实在是全靠科学与工商业的进步。今日大阪与兰肯歇的竞争,骨子里还是新式工业与旧式工业的竞争。日本今日自造的纺织器是世界各国公认为最新最良的。今日英国纺织业也不能不购买日本的新机器了。这是从模仿到创造的最好的例子。不然,我们工人的工资比日本更低,货币平常也比日本钱更贱,为什么我们不能“与他国资本家抢商场”呢?我们到了今日,若还要抹煞事实,笑人模仿,而自居于“富于创造性者”的不屑模仿,那真是盲目的夸大狂了。 
  第三,再看看“我们的固有文化”是不是真的“太丰富了”。寿生和其他夸大本国固有文化的人们,如果真肯平心想想,必然也会明白这句话也是无根的乱谈。这个问题太大,不是这篇短文里所能详细讨论的,我只能指出几个比较重要之点。使人明白我们的固有文化实在是很贫乏的,谈不到“太丰富”的梦话。近代的科学文化,工业文化,我们可以撇开不谈,因为在那些方面,我们的贫乏未免太丢人了。 
  我们且谈谈老远的过去时代罢。我们的周秦时代当然可以和希腊罗马相提并论,然而我们如果平心研究希腊罗马的文学,雕刻,科学,政治,单是这四项就不能不使我们感觉我们的文化的贫乏了。尤其是造形美术与算学的两方面,我们真不能不低头愧汗。我们试想想,“几何原本”的作者欧几里得正和孟子先后同时;在那么早的时代,在二千多年前,我们在科学上早已大落后了!(少年爱国的人何不试拿《墨子》“经上篇”里的三五条几何学界说来比较“几何原本”?)从此以后,我们所有的,欧洲也都有;我们所没有的,人家所独有的,人家都比我们强。试举一个例子:欧洲有三个一千年的大学,有许多个五百年以上的大学,至今继续存在,继续发展,我们有没有?至于我们所独有的宝贝,骄文,律诗,八股,小脚,太监,姨太太,五世同居的大家庭,贞节牌坊,地狱活现的监狱,廷杖,板子夹棍的法庭,……虽然“丰富”,虽然“在这世界无不足以单独成一系统”,究竟都是使我们抬不起头来的文物制度。即如寿生先生指出的“那更光辉万丈”的宋明理学,说起来也真正可怜!讲了七八百年的理学,没有一个理学圣贤缺指出裹小脚是不人道的野蛮行为,只见大家崇信“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吃人礼教:请问那万丈光辉究竟照耀到那里去了? 


  以上说的,都只是略略指出寿生先生代表的民族信心是建筑在散沙上面,经不起风吹草动,就会倒塌下来的。信心是我们需要的,但无根据的信心是没有力量的。 
  可靠的民族信心,必须建筑在一个坚固的基础之上,祖宗的光荣自是祖宗之光荣,不能救我们的痛苦羞辱。何况祖宗所建的基业不全是光荣呢?我们要指出:我们的民族信心必须站在“反省”的惟一基础之上。反省就是要闭门思过,要诚心诚意的想,我们祖宗的罪孽深重,我们自己的罪孽深重;要认清了罪孽所在,然后我们可以用全副精力去消灾灭罪。寿生先生引了一句“中国不亡是无天理”的悲叹词句,他也许不知道这句伤心的话是我十三四年前在中央公园后面柏树下对孙伏园先生说的,第二天被他记在《晨报》上,就流传至今。我说出那句话的目的,不是要人消极,是要人反省;不是要人灰心,是要人起信心,发下大弘誓来忏悔;来替祖宗忏悔,替我们自己忏悔;要发愿造新因来替代旧日种下的恶因。 
  今日的大患在于全国人不知耻。所以不知耻者,只是因为不曾反省。一个国家兵力不如人,被人打败了,被人抢夺了一大块土地去,这不算是最大的耻辱。一个国家在今日还容许整个的省分遍种鸦片烟,一个政府在今日还要依靠鸦片烟的税收——公卖税,吸户税,烟苗税,过境税一一来做政府的收人的一部分,这是最大的耻辱。一个现代民族在今日还容许他们的最高官吏公然提倡什么“时轮金刚法会”“息灾利民法会‘,这是最大的耻辱。一个国家有五千年的历史,而没有一个四十年的大学,甚至于没有一个真正完备的大学,这是最大的耻辱。一个国家能养三百万不能捍卫国家的兵,而至今不肯计划任何区域的国民义务教育,这是最大的耻辱。 
  真诚的反省自然发生真诚的愧耻。孟子说的好:“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真诚的愧耻自然引起向上的努力,要发弘愿努力学人家的好处,铲除自家的罪恶。经过这种反省与仟悔之后,然后可以起新的信心:要信仰我们自己正是拨乱反正的人,这个担子必须我们自己来挑起。三四十年的天足运动已经差不多完全铲除了小脚的风气:从前大脚的女人要装小脚,现在小脚的女人要装大脚了。风气转移的这样快,这不够坚定我们的自信心吗? 
  历史的反省自然使我们明了今日的失败都因为过去的不努力,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格外明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铁律。铲除过去的罪孽只是割断已往种下的果。我们要收新果,必须努力造新因。祖宗生在过去的时代,他们没有我们今日的新工具,也居然能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的遗产。“我们今日有了祖宗不曾梦见的种种新工具,当然应该有比祖宗高明千百倍的成绩,才对得起这个新鲜的世界。日本一个小岛国,那么贫瘠的土地,那么少的人民,只因为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等几十个人的努力,只因为他们肯拼命的学人家,肯拚命的用这个世界的新工具,居然在半个世纪之内一跃而为世界三五大强国之一。这不够鼓舞我们的信心吗? 
  反省的结果应该使我们明白那五千年的精神文明。那“光辉万丈”的宋明理学,那并不太丰富的固有文化,都是无济于事的银样蜡枪头。我们的前途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我们的信心应该望在我们的将来。我们的将来全靠我们下什么种,出多少力。“播了种一定会有收获,用了力决不至于白费”:这是翁文灏先生要我们有的信心。

原载于1934年6月3日《独立评论》第103号

 ----------------------------------


再论信心与反省


       在 《独立 》第一〇三期 ,我写了一篇 《信心与反省 》 ,指出我们对国家民族的信心不能建筑在歌颂过去上 ,只可以建筑在 “反省 ”的唯一基础之上 。在那篇讨论里 ,我曾指出我们的固有文化是很贫乏的 ,决不能说是 “太丰富了 ”的 。我们的文化 ,比起欧洲一系的文化来 , “我们所有的 ,人家也都有 ;我们所没有的 ,人家所独有的 ,人家都比我们强 。至于我们所独有的宝贝 ,骈文 ,律诗 ,八股 ,小脚 , … …又都是使我们抬不起头来的文物制度 ” 。所以我们应该反省 :认清了我们的祖宗和我们自己的罪孽深重 ,然后肯用全力去消灾灭罪 ;认清了自己百事不如人 ,然后肯死心塌地的去学人家的长处 。
       我知道这种论调在今日是很不合时宜的 ,是触犯忌讳的 ,是至少要引起严厉的抗议的 。可是我心里要说的话 ,不能因为人不爱听就不说了 。正因为人不爱听 ,所以我更觉得有不能不说的责任 。
       果然 ,那篇文章引起了一位读者子固先生的悲愤 ,害他终夜不能睡眠 ,害他半夜起来写他的抗议 ,直写到天明 。他的文章 , 《怎样才能建立起民族的信心 》是一篇很诚恳的 ,很沉痛的反省 。我很尊敬他的悲愤 ,所以我很愿意讨论他提出的论点 ,很诚恳的指出他那 “一半不同 ”正是全部不同 。
       子固先生的主要论点是 :
       我们民族这七八十年以来 ,与欧美文化接触 ,许多新奇的现象炫盲了我们的眼睛 ,在这炫盲当中 ,我们一方面没出息地丢了我们固有的维系并且引导我们向上的文化 ,另一方面我们又没有能够抓住外来文化之中那种能够帮助我们民族更为强盛的一部分 。结果我们走入迷途 ,堕落下去 !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是维系并且引导我们民族向上的固有文化 ,科学是外来文化中能够帮助我们民族更为强盛的一部分 。
      子固先生的论调 ,其实还是三四十年前的老辈的论调 。他们认得了富强的需要 ,所以不反对西方的科学工业 ;但他们心里很坚决的相信一切伦纪道德是我们所固有而不须外求的 。老辈之中 ,一位最伟大的孙中山先生 ,在他的通俗讲演里 ,也不免要敷衍一般夸大狂的中国人 ,说 :“中国先前的忠孝仁爱信义种种的旧道德 ”都是 “驾乎外国人 ”之上 。中山先生这种议论在今日往往被一般人利用来做复古运动的典故 ,所以有些人就说 “中国本来是一个由美德筑成的黄金世界 ”了 !(这是民国十八年叶楚伧先生的名言 。
      子固先生也特别提出孙中山先生的伟大 ,特别颂扬他能 “在当时一班知识阶级盲目崇拜欧美文化的狂流中 ,巍然不动地指示我们救国必须恢复我们固有文化 ,同时学习欧美科学 ” 。但他如果留心细读中山先生的讲演 ,就可以看出他当时说那话时是很费力的 ,很不容易自圆其说的 。例如讲 “修身 ” ,中山先生很明白的说 :
      但是从修身一方面来看 ,我们中国人对于这些功夫是很缺乏的 。中国人一举一动都欠检点 ,只要和中国人来往过一次 ,便看得很清楚 。
      他还对我们说 :所以今天讲到修身 ,诸位新青年 ,便应该学外国人的新文化 。


      可是他一会儿又回过去颂扬固有的旧道德了 。本来有保守性的读者只记得中山先生颂扬旧道德的话 ,却不曾细想他所颂扬的旧道德都只是几个人类共有的理想 ,并不是我们这个民族实行最力的道德 。例如他说的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 ,那一件不是东西哲人共同提倡的理想 ?除了割股治病 ,卧冰求鲤一类不近人情的行动之外 ,那一件不是世界文明人类公有的理想 ?孙中山先生也曾说过 :
       照这样实行一方面讲起来 ,仁爱的好道德 ,中国人现在似乎远不如外国 。… …但是仁爱还是中国的旧道德 。我们要学外国 ,只要学他们那样实行 ,把仁爱恢复起来 ,再去发扬光大 ,便是中国固有的精神 。
      在这短短一段话里 ,我们可以看出中山先生未尝不明白在仁爱的 “实行 ”上 ,我们实在远不如人 。所谓 “仁爱还是中国的旧道德 ”者 ,只是那个道德的名称罢了 。中山先生很明白的教人 :修身应该学外国人的新文化 ,仁爱也 “要学外国 ” 。但这些话中的话都是一般人不注意的 。
       在这些方面 ,吴稚晖先生比孙中山先生彻底多了 。吴先生在他的 《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 》里 ,很大胆的说中国民族的 “总和道德是低浅的 ”同时他又指出西洋民族 :
       什么仁义道德 ,孝弟忠信 ,吃饭睡觉 ,无一不较上三族 (亚剌伯 ,印度 ,中国)的人较有作法 ,较有热心 。… …讲他们的总和道德叫做高明 。
       这是很公允的评判 。忠孝信义仁爱和平 ,都是有文化的民族共有的理想 ;在文字理论上 ,犹太人 ,印度人 ,亚剌伯人 ,希腊人 ,以至近世各文明民族 ,都讲的头头是道 。所不同者 ,全在吴先生说的 “有作法 ,有热心 ”两点 。若没有切实的办法 ,没有真挚的热心 ,虽然有整千万册的理学书 ,终无救于道德的低浅 。宋 、明的理学圣贤 ,谈性谈心 ,谈居敬 ,谈致良知 ,终因为没有作法 ,只能走上 “终日端坐 ,如泥塑人 ”的死路上去 。
       我所以要特别提出子固先生的论点 ,只因为他的悲愤是可敬的 ,而他的解决方案还是无补于他的悲愤 。他的方案 ,一面学科学 ,一面恢复我们固有的文化 ,还只是张之洞一辈人说的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方案 。老实说 ,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 ,我们今天不至糟到这步田地了 。况且没有那科学工业的现代文化基础 ,是无法发扬什么文化的 “伟大精神 ”的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是永远存在书本子里的 ;但是因为我们的祖宗只会把这些好听的名词都写作八股文章 ,画作太极图 ,编作理学语录 ,所以那些好听的名词都不能变成有作法有热心的事实 。西洋人跳出了经院时代之后 ,努力做征服自然的事业 ,征服了海洋 ,征服了大地 ,征服了空气电气 ,征服了不少的原质 ,征服了不少的微生物 , ——这都不是什么 “保存国粹 ” 、 “发扬固有文化 ”的口号所能包括的工作 ,然而科学与工业发达的自然结果是提高了人民的生活 ,提高了人类的幸福 ,提高了各个参加国家的文化 。结果就是吴稚晖先生说的 “总和道德叫做高明 ” 。
      世间讲 “仁爱 ”的书 ,莫过于 《华严经 》的 《净行品 》 ,那一篇妙文教人时时刻刻不可忘了人类的痛苦与缺陷 ,甚至于大便小便时都要发愿不忘众生:
             左右便利 ,当愿众生 ,
              蠲除污秽 ,无淫怒痴 。
              巳而就水 ,当愿众生 ,
              向无上道 ,得出世法 。
              以水涤秽 ,当愿众生 ,
              具足净忍 ,毕竟无垢 。
              以水盥掌 ,当愿众生 ,
              得上妙手 ,受持佛法 。… …

      但是一个和尚的弘愿 ,究竟能做到多少实际的 “仁爱 ” ?回头看看那一心想征服自然的科学救世者 ,他们发现了一种病菌 ,制成了一种血清 ,可以救活无量数的人类 ,其为 “仁爱 ”岂不是千万倍的伟大 ?
       以上的讨论 ,好像全不曾顾到 “民族的信心 ”的一个原来问题 。这是因为子固先生的来论 ,剥除了一些动了感情的话 ,实在只说了一个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老方案 ,所以我要指出这个方案的 “一半 ”是行不通的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等并不是 “维系并且引导我们民族向上的固有文化 ” ,他们不过是人类共有的几个理想 ,如果没有作法 ,没有热力 ,只是一些空名词而已 。这些好名词的存在并不曾挽救或阻止 “八股 ,小脚 ,太监 ,姨太太 ,贞节牌坊 ,地狱的监牢 ,夹棍板子的法庭 ”的存在 。这些八股 ,小脚 , … …等等 “固有文化 ”的崩溃 ,也全不是程颢 ,朱熹 ,顾亭林 ,戴东原 … …等等圣贤的功绩 ,乃是 “与欧美文化接触 ”之后 ,那科学工业造成的新文化叫我们相形之下太难堪了 ,这些东方文明的罪孽方才逐渐崩溃的 。我要指出 :我们民族这七八十年来与欧美文化接触的结果 ,虽然还不曾学到那个整个的科学工业的文明 , (可怜丁文江 ,翁文灏 ,颜任光诸位先生都还是四十多岁的少年 ,他们的工作刚开始哩 !)究竟已替我们的祖宗消除了无数的罪孽 ,打倒了 “小脚 ,八股 ,太监 ,五世同居的大家庭 ,贞节牌坊 ,地狱活现的监狱 ,夹棍板子的法庭 ”的一大部分或一小部分 。这都是我们的 “数不清的圣贤天才 ”从来不曾指摘讥弹的;这都是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的固有文化从来不曾 “引导向上 ”的 。这些祖宗罪孽的崩溃 ,固然大部分是欧美文明的恩赐 ,同时也可以表示我们在这七八十年中至少也还做到了这些消极的进步 。子固先生说我们在这七八十年中 “走入迷途 ,堕落下去 ” ,这真是无稽的诬告 !中国民族在这七八十年中何尝 “堕落 ” ?在几十年之中 ,废除了三千年的太监 ,一千年的小脚 ,六百年的八股 ,五千年的酷刑 ,这是 “向上 ” ,不是堕落 !
      不过我们的 “向上 ”还不够 ,努力还不够 。八股废止至今不过三十年 ,八股的训练还存在大多数老而不死的人的心灵里 ,还间接直接的传授到我们的无数的青年人的脑筋里 。今日还是一个大家做八股的中国 ,虽然题目换了 。小脚逐渐绝迹了 ,夹棍板子 ,砍头碎剐废止了 ,但裹小脚的残酷心理 ,上夹棍打屁股的野蛮心理 ,都还存在无数老少人们的心灵里 。今日还是一个残忍野蛮的中国 ,所以始终还不曾走上法治的路 ,更谈不到仁爱和平了 。
       所以我十分诚挚的对全国人说 :我们今日还要反省 ,还要闭门思过 ,还要认清祖宗和我们自己的罪孽深重 ,决不是这样浅薄的 “与欧美文化接触 ”就可以脱胎换骨的 。我们要认清那个容忍拥戴 “小脚 ,八股 ,太监 ,姨太太 ,骈文 ,律诗 ,五世同居的大家庭 ,贞节牌坊 ,地狱的监牢 ,夹棍板子的法庭 ”到几千几百年之久的固有文化 ,是不足迷恋的 ,是不能引我们向上的 。那里面浮沉着的几个圣贤豪杰 ,其中当然有值得我们崇敬的人 ,但那几十颗星儿终究照不亮那满天的黑暗 。我们的光荣的文化不在过去 ,是在将来 ,是在那扫清了祖宗的罪孽之后重新改造出来的文化 。替祖国消除罪孽 ,替子孙建立文明 ,这是我们人人的责任 。古代哲人曾参说的最好 :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

      先明白了 “任重而道远 ”的艰难 ,自然不轻易灰心失望了 。凡是轻易灰心失望的人 ,都只是不曾认清他挑的是一个百斤的重担 ,走的是一条万里的长路 。今天挑不动 ,努力磨炼了总有挑得起的一天 。今天走不完 ,走得一里前途就缩短了一里 。“播了种一定会有收获 ,用了力决不至于白费 ” ,这是我们最可靠的信心 。  
   

原载于1934年6月17日 《独立评论 》第105号 

----------------------------------

三论信心与反省



      自从 《独立 》第一〇三号发表了那篇 《信心与反省 》之后 ,我收到了不少的讨论 ,其中有几篇已在 《独立 》 (第一〇五 ,一〇六 ,及一〇七号 )登出了 。我们读了这些和还有一些未发表的讨论 ,忍不住还要提出几个值得反复申明的论点来补充几句话 。
      第一个论点是 :我们对于我们的 “固有文化 ” ,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吴其玉先生 ( 《独立 》一〇六 )怪我 “把中国文化压得太低了 ” ;寿生先生也怪我把中国文化 “抑 ”的太过火了 。他们都怕我把中国看的太低了 ,会造成 “民族自暴自弃的心理 ,造成他对于其他民族屈服卑鄙的心理 ” 。吴其玉先生说 :我们 “应该优劣并提 。不可只看人家的长 ,我们的短 ;更应当知道我们的长 ,人家的短 。这样我们才能有努力的勇气 ” 。
      这些责备的话 ,含有一种共同的心理 ,就是不愿意揭穿固有文化的短处 ,更不愿意接受 “祖宗罪孽深重 ”的控诉 。一听见有人指出 “骈文 ,律诗 ,八股 ,小脚 ,太监 ,姨太太 ,贞节牌坊 ,地狱的监牢 ,板子夹棍的法庭 ”等等 ,一般自命为爱国的人们总觉得心里怪不舒服 ,总要想出法子来证明这些 “未必特别羞辱我们 ” ,因为这些都是 “不可免的现象 ” , “无古今中外是一样的 ” (吴其玉先生的话 ) 。所以吴其玉先生指出日本的 “下女 ,男女同浴 ,自杀 ,暗杀 ,娼妓的风行 ,贿赂 ,强盗式的国际行为 ” ;所以寿生先生也指出欧洲中古武士的 “初夜权 ” , “贞操锁 ” 。所以子固先生也要问 :“欧洲可有一个文化系统过去没有类似小脚 ,太监 ,姨太太 ,骈文 ,律诗 ,八股 ,地狱活现的监狱 ,廷杖 ,板子夹棍的法庭一类的丑处呢 ?” ( 《独立 》一〇五号 )本期 ( 《独立 》一〇七号 )有周作人先生来信 ,指出这又是 “西洋也有臭虫 ”的老调 。这种心理实在不是健全的心理 ,只是 “遮羞 ”的一个老法门而已 。从前笑话书上说 :甲乙两人同坐 ,甲摸着身上一个虱子 ,有点难为情 ,把它抛在地上 ,说 :“我道是个虱子 ,原来不是的 。”乙偏不识窍 ,弯身下去 ,把虱子拾起来 ,说 :“我道不是个虱子 ,原来是个虱子 !”甲的做法 ,其实不是除虱的好法子 。乙的做法 ,虽然可恼 ,至少有 “实事求是 ”的长处 。虱子终是虱子 ,臭虫终是臭虫 ,何必讳呢 ?何必问别人家有没有呢 ?      
       况且我原来举出的 “我们所独有的宝贝 ” :骈文 ,律诗 ,八股 ,小脚 ,太监 ,姨太太 ,五世同居的大家庭 ,贞节牌坊 ,地狱的监牢 ,廷杖 ,板子夹棍的法庭 ,这十一项 ,除姨太太外 ,差不多全是 “我们所独有的 ” , “在这世界无不足以单独成一系统的 ” 。高跟鞋与木屐何足以媲美小脚 ?“贞操锁 ”我在巴黎的克吕尼博物院看见过 ,并且带有照片回来 ,这不过是几个色情狂的私人的特制 ,万不配上比那普及全国至一千多年之久 ,诗人颂为香钩 ,文人尊为金莲的小脚 。我们走遍世界 ,研究过初民社会 ,没有看见过一个文明的或野蛮的民族把他们的女人的脚裹小到三四寸 ,裹到骨节断折残废 ,而一千年公认为 “美 ”的 !也没有看见过一个文明的民族的智识阶级有话不肯老实的说 ,必须凑成对子 ,做成骈文律诗律赋八股 ,历一千几百年之久 ,公认为 “美 ”的 !无论我们如何爱护祖宗 ,这十项的 “国粹 ”是洋鬼子家里搜不出来的 。
      况且西洋的 “臭虫 ”是装在玻璃盒里任人研究的 ,所以我们能在巴黎的克吕尼博物院纵观高跟鞋的古今沿革 ,纵观 “贞操锁 ”的制法 ,并且可以在博物院中购买精制的 “贞操锁 ”的照片寄回来让国中人士用作 “西洋也有臭虫 ”的实例 。我们呢 ?我们至今可有一个历史博物馆敢于搜集小脚鞋样 ,模型 ,图画 ,或鸦片烟灯 ,烟枪 ,烟膏 ,或廷杖 ,板子 ,闸床 ,夹棍 ,等等极重要的文化史料 ,用历史演变的原理排列展览 ,供全国人的研究与警醒的吗 ?因为大家都要以为灭迹就可以遮羞 ,所以青年一辈人全不明白祖宗造的罪孽如何深重 ,所以他们不能明白国家民族何以堕落到今日的地步 ,也不能明白这三四十年的解放与改革的绝大成绩 。不明白过去的黑暗 ,所以他们不认得今日的光明 ;不懂得祖宗罪孽的深重 ,所以他们不能知道这三四十年革新运动的努力并非全无效果 。我们今日所以还要郑重指出八股 ,小脚 ,板子 ,夹棍 ,等等罪孽 ,岂是仅仅要宣扬家丑 ?我们的用意只是要大家明白我们的脊梁上驮着那二三千年的罪孽重担 ,所以几十年的不十分自觉的努力还不能够叫我们海底翻身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种历史的知识上得着一种坚强的信心 :三四十年的一点点努力已可以废除三千年的太监 ,一千年的小脚 ,六百年的八股 ,四五百年的男娼 ,五千年的酷刑 ,这不够使我们更决心向前努力吗 !西洋人把高跟鞋 ,细腰模型 ,贞操锁都装置在博物院里 ,任人观看 ,叫人明白那个 “美德造成的黄金世界 ”原来不在过去 ,而在那辽远的将来 。这正是鼓励人们向前努力的好方法 ,是我们青年人不可不知道的 。
       固然 ,博物院里同时也应该陈列先民的优美成绩 ,谈固有文化的也应该如吴其玉先生说的 “优劣并提 ” 。这虽然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本题 , (本题是 “我们的固有文化真是太丰富了吗 ?” )我们也可以在此谈谈 。我们的固有文化究竟有什么 “优 ” 、 “长 ”之处呢 ?我是研究历史的人 ,也是个有血气的中国人 ,当然也时常想寻出我们这个民族的固有文化的优长之处 。但我寻出来的长处实在不多 ,说出来一定叫许多青年人失望 。依我的愚见 ,我们的固有文化有三点是可以在世界上占数一数二的地位的 :第一是我们的语言的 “文法 ”是全世界最容易最合理的 。第二是我们的社会组织 ,因为脱离封建时代最早 ,所以比较的是很平等的 ,很平民化的 。第三是我们的先民 ,在印度宗教输入以前 ,他们的宗教比较的是最简单的 ,最近人情的 ;就在印度宗教势力盛行之后 ,还能勉力从中古宗教之下爬出来 ,勉强建立一个人世的文化 :这样的宗教迷信的比较薄弱 ,也可算是世界希有的 。然而这三项都夹杂着不少的有害的成分 ,都不是纯粹的长处 。文法是最合理的简易的 ,可是文字的形体太繁难 ,太不合理了 。社会组织是平民化了 ,同时也因为没有中坚的主力 ,所以缺乏领袖 ,又不容易组织 ,弄成一个一盘散沙的国家 ;又因为社会没有重心 ,所以一切风气都起于最下层而不出于最优秀的分子 ,所以小脚起于舞女 ,鸦片起于游民 ,一切赌博皆出于民间 ,小说戏曲也皆起于街头弹唱的小民 。至于宗教 ,因为古代的宗教太简单了 ,所以中间全国投降了印度宗教 ,造成了一个长期的黑暗迷信的时代 ,至今还留下了不少的非人生活的遗痕 。——然而这三项究竟还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特异的三点 :最简易合理的文法 ,平民化的社会构造 ,薄弱的宗教心 。此外 ,我想了二十年 ,实在想不出什么别的优长之点了 。如有别位学者能够指出其他的长处来 ,我当然很愿意考虑的 。(这个问题当然不是一段短文所能讨论的 ,我在这里不过提出一个纲要而已 。
       所以 ,我不能不被逼上 “固有文化实在太不丰富 ”之结论了 。我以为我们对于固有的文化 ,应该采取历史学者的态度 ,就是 “实事求是 ”的态度 。一部文化史平铺放着 ,我们可以平心细细看 :如果真是丰富 ,我们又何苦自讳其丰富 ?如果真是贫乏 ,我们也不必自讳其贫乏 。如果真是罪孽深重 ,我们也不必自讳其罪孽深重 。“实事求是 ” ,才是最可靠的反省 。自认贫乏 ,方才肯死心塌地的学 ;自认罪孽深重 ,方才肯下决心去消除罪愆 。如果因为发现了自家不如人 ,就自暴自弃了 ,那只是不肖的纨袴子弟的行径 ,不是我们的有志青年应该有的态度 。
      话说长了 ,其他的论点不能详细讨论了 ,姑且讨论第二个论点 ,那就是模仿与创造的问题 。吴其玉先生说文化进步发展的方式有四种:(一 )模仿 ,(二 )改进 ,(三 )发明 ,(四 )创作 。这样分法 ,初看似乎有理 ,细看是不能成立的 。吴先生承认 “发明 ”之中 “很多都由模仿来的 ” 。“但也有许多与旧有的东西毫无关系的 ” 。其实没有一件发明不是由模仿来的 。吴先生举了两个例 :一是瓦特的蒸汽力 ,一是印字术 。他若翻开任何可靠的历史书 ,就可以知道这两件也是从模仿旧东西出来的 。印字术是模仿抄写 ,这是最明显的事 :从抄写到刻印章 ,从刻印章到刻印板画 ,从刻印板画到刻印符咒短文 ,逐渐进到刻印大部书 ,又由刻板进到活字排印 ,历史具在 ,那一个阶段不是模仿前一个阶段而添上的一点新花样 ?瓦特的蒸汽力 ,也是从模仿来的 。瓦特生于 1 7 3 6年 ,他用的是牛可门 (Newcomen )的蒸汽机 ,不过加上第二个凝冷器及其他修改而已 。牛可门生于 1 6 6 3年 ,他用了同时人萨维里 (Savery )的蒸汽机 。牛 、萨两人又都是根据法国人巴平 (Denis Papin )的蒸汽唧筒 。巴平又是模仿他的老师荷兰人胡根斯 (Huygens)的空气唧筒的 (看 Waldemar Kaempffert的Modern Wonder Workers, pp.467—503 ) 。吴先生举的两个 “发明 ”的例子 ,其实都是我所说的 “模仿到十足时的一点新花样 ” 。吴先生又说 :“创作也须靠模仿为入手 ,但只模仿是不够的 。”这和我的说法有何区别 ?他把 “创作 ”归到 “精神文明 ”方面 ,如美术 ,音乐 ,哲学等 。这几项都是 “模仿以外 ,还须有极高的开辟天才 ,和独立的精神 ” 。我的说法并不曾否认天才的重要 。我说的是 :
       模仿熟了 ,就是学会了 ,工具用的熟了 ,方法练的细密了 ,有天才的人自然会 “熟能生巧 ” ,这一点功夫到时的奇巧新花样就叫做创造 。(一〇三号页二 )
       吴先生说 :“创造须由模仿入手 。”我说 :“一切所谓创造都从模仿出来 。”我看不出有一丝一毫的分别 。
       如此看来 ,吴先生列举的四个方式 ,其实只有一个方式 :一切发明创作都从模仿出来 。没有天才的人只能死板的模仿 ;天才高的人 ,功夫到时 ,自然会改善一点 ;改变的稍多一点 ,新花样添的多了 ,就好像是一件发明或创作了 ,其实还只是模仿功夫深时添上的一点新花样 。
       这样的说法 ,比较现时一切时髦的创造论似乎要减少一点弊窦 。今日青年人的大毛病是误信 “天才 ” 、 “灵感 ”等等最荒谬的观念 ,而不知天才没有功力只能蹉跎自误 ,一无所成 。世界大发明家爱迭生说的最好 :“天才 (Genius)是一分神来 ,九十九分汗下 。”他所谓 “神来 ” ( Inspiration)即是玄学鬼所谓 “灵感 ” 。用血汗苦功到了九十九分时 ,也许有一分的灵巧新花样出来 ,那就是创作了 。颓废懒惰的人 ,痴待 “灵感 ”之来 ,是终无所成的 。寿生先生引孔子的话 :“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 。”这一位最富于常识的圣人的话是值得我们大家想想的 。


原载于1934年7月1日 《独立评论 》第107号 


—End—

----------------------------------

混乱时代   阅读常识

长按二维码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